为深入推进浙江海事局《新技术船舶数字化检验及监督管理研究》课题研究,积极响应湖州市“电动湖州”战略对绿色智能船舶发展的迫切需求,9月4日,浙江省船舶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浙江船协”)会长李仁鑫率秘书处主要负责同志赴湖州开展专题调研。
本次调研以“新船型、新技术、智能化”为主题,先后走访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湖州市船舶修造行业协会、湖州港口船业有限公司及长兴大河造船有限公司等单位。通过座谈交流与实地考察,调研组系统了解了湖州地区在新技术船舶研发、建造、检验及配套等领域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掌握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发展近况。
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船舶检验科科长吴砚围绕“电动湖州”产业战略,介绍了本市新技术船舶的发展概况和18家骨干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并结合“电子审图”等远程检验平台的应用成效和长三角船检一体化(湖州)
工作站建设进展,分析了湖州船舶行业在“数智化”转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与检验监管需求。他指出,经历上一轮产业调整后留存的企业均具备一定实力与规模,在本轮市场复苏中表现稳健,在传统船型与新能源、新技术船舶领域均取得积极进展。湖州市船舶修造行业协会秘书长祝元胜介绍了湖州在船舶设计与创新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与外省市研发机构的合作项目概况。
在湖州港口船业有限公司调研期间,总经理沈旭峰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64TEU系列新能源与智能船舶的研发、应用情况及近年来在新船型开发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陪同调研组实地考察“惊蛰号”智能船舶。在“惊蛰号”驾驶室内,吴砚科长向李仁鑫会长详细讲解了该船舶自主航行、智能避障、靠离泊等核心技术特点。在长兴大河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土根介绍了企业近年生产经营、产品结构转型与安全环保建设情况,并反映了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调研中,李仁鑫会长强调,湖州依托扎实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航道条件,在落实“电动湖州”战略、发展绿色智能船舶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他表示,浙江船协将继续发挥好桥梁与平台作用,促进行业内外合作与交流,愿与各方共同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助力浙江船舶工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转型进程。调研期间,各方还就行业标准体系建设、专业队伍建设、企业能力提升等事宜达成合作意向。
此次调研不仅深入了解湖州全域电动化实践成效,系统梳理当前制约浙江省内河船舶绿色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更对浙江内河船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进行了深度探索。通过实地走访与多方交流,进一步明确了行业在“数智化”进程中的瓶颈与机遇,为后续政策制定、技术攻关与协同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浙江船协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搭建产学研用融合平台,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船舶工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迈进,为实现海洋强省战略目标贡献行业力量。
(浙江船协秘书处)